传统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说法,那到底雄黄酒能不能喝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汉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而雄黄酒具有很强的除害作用,在我国古代,夏季除害灭病的主要药剂,雄黄酒便是其中之一。 既然明白了什么是雄黄酒,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下雄黄酒究竟能不能饮用?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雄黄是一种单斜晶系的含砷的有毒矿石(化学成分为AsS),多数为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不导电,硬度为1.5~2,比重为3.6,晶面有漂亮的光泽。
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毫克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达到60毫克以上可致死。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 中医药学认为,雄黄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杀虫药。外用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内服。一般内服多入丸、散剂。由于雄黄遇热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因此,中药学上有雄黄忌火煅之说。
过端午节时,人们会饮用雄黄酒,或者将雄黄酒涂到小孩的身上,认为这种做法可以让虫子远离孩子,还有人说喝雄黄酒能够,但是这种说话是否有依据呢?雄黄酒到底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要想了解雄黄酒的功效和作用,必须了解雄黄酒的原料,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白酒或黄酒酿制而成的,雄黄是一种中药药材,能够做剂和杀虫药,所以可以克制蛇、蝎和百虫。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失去控制现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相关推荐:雄黄酒的药用功效
看过《白蛇传》的小伙伴都知道,白素贞因为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死许仙的。那么,雄黄酒到底是什么酒,雄黄酒能喝吗?雄黄酒与黄酒有哪些区别呢?今天,好酒网小编就给您详解介绍下。
雄黄酒能喝吗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雄黄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汉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砷。雄黄加热经氧化还原反应会转变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剧毒品砒霜。由此可见,饮用加热的雄黄酒实际上是在服毒。但由于雄黄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硝酸的特性,绝大部分雄黄并不能被吸收,且硫化砷毒性不及三氧化二砷,所以未加热的雄黄酒可以少量饮用。中医药学认为,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内服。所以,人们不仅不能自制雄黄酒饮用,而且喝的时候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雄黄酒与黄酒的区别
在江苏,浙江一带,每到农历五月初五就有喝雄黄酒和在小孩子头上点雄黄酒的习俗,据古时传说雄黄能驱邪避害,为孩子和家人带来好运,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饮雄黄酒又有什么寓意呢?
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剂、杀虫药。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蜈蚣等,加上误以为疾病的产生皆由鬼邪作崇所引起,连有着千年道行的白蛇精喝下雄黄酒后都被打回原形,那喝些雄黄酒自然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自有它的医理。《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关于9998.TV / 火爆文化 / 好酒推广 / 火爆之队 / 版权声明 / 招商服务 / 企业合作 / 友情链接 / 好酒招聘 / 联系我们 / 公示信息 / 网站地图 / 行业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网-WWW.9998.TV Copy Right 2009-2024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好酒招商网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是专业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OEM代工、葡萄酒招商、酱酒招商、养生酒等名酒酒类及其相关产业的网络招商平台及糖酒会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