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洲人喝酒容易“上脸”

编辑:小丫  发布时间:2018/1/5 8:52:14  浏览次数:2350  信息分类:白酒招商  

  当我们酒喝很多时,较常见的表现就是脸色变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脸”,那么这个表现是正常人都有的症状吗?喝酒上脸的症状又是不是亚洲人的表现呢?  (推荐阅读:喝酒脸红的人并不是酒量好

  什么是“上脸”?

  所谓的“上脸”,实际上就是指“酒精性脸红反应”,也叫“亚洲人脸红综合征”,是指部分人在饮用酒精饮料后,酒精(乙醇)在肝代谢成为乙醛,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

  根据统计,有高达36%的东亚裔人群在喝酒之后会出现脸红、作呕、、心跳过快等症状,因此这种症状在英语中会被称为Asian Flush(“亚洲人脸红综合征”)。

  “上脸”的元凶

  如前文所述,导致喝酒“上脸”的元凶,就是乙醛。据统计,大约80%的亚洲人(在泰国和印度比例较低)体内含有一种基因编码ADH1B,此外几乎所有的人、日本人和朝鲜人都含有另外一种叫做ADH1C的基因编码,这两者会使将酒精转换成乙醛的脱氢酶产生变异,能够快速地使酒精生成乙醛(在含有ADH1B基因的情况下转化速度会提高40—100倍)。

  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的亚洲人携带另一种线粒体变异基因ALDH2,这种基因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不能分解生成乙酸。 (热门酒水

  结果就是,受这些基因影响的人在喝酒的时候代谢酒精的速度会更快,不像其他人那样感觉到兴奋,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分解乙醛,堆积的乙醛会让你出现脸红的反应。

  为什么亚洲人容易“上脸”?

  根据人类基因组图谱项目分析,导致脸红的rs671等位基因上的ALDH2基因,在欧洲人和非洲人中非常罕见,在墨西哥裔美国人中更稀有。约30%至50%的和日本血统的人至少有一个ALDH*2等位基因。这种导致酒精性脸红反应的基因原生于东亚、在东南部地区常见。

  ALDH2基因可能起源于中部地区的汉族人,并且一直积极的遗传下来。另有分析称,这种基因的扩散与南方水稻种植的传播有关。这种积极的选择性遗传的机制尚未知晓,但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的乙醛可以保护机体不受类似痢疾、阿米巴虫等寄生虫的感染。

  “上脸”的后果

  有研究表面,乙醛的大量堆积不仅会导致脸红,还会提高食道的发病率(具有酒精性脸红反应的人每天喝两瓶啤酒,食管发生率是不会脸红的人的6-10倍)。也就是说,假如你喝酒会脸红,根据医生的建议应该尽量少喝酒,否则罹患食道的几率会增高。

  喝酒上脸的人,酒量较差?

  简单来说,喝酒脸红实际上并不反映酒量高低。所谓“酒量”,也就是人体对酒精的耐受度,而这种耐受能力是可以经过锻炼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的。喝酒上脸,是一种对人体在代谢乙醛上的缺陷的提示,与酒量关系不大。

  因此,喝酒脸红的人群切不可将其视作“酒量不好”的表现而刻意多喝酒来锻炼酒量,又或者将其视作过敏症状而去吃抗过敏药来缓解。

  如何预防和“上脸”?

  由于酒精性脸红反应是基因问题,因此目前来说没有针对喝酒脸红的方法。由于乙醛危害较大,可能会增加罹患肝、食道和消化道的风险,因此建议喝酒脸红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饮酒。

看视频选产品 让选品更简单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上一篇:酒驾怎么处理,酒驾和醉驾标准

下一篇:酒知识:酒量到底是天生的还是练出来的

版权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网-WWW.9998.TV Copy Right 2009-2025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好酒招商网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是专业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OEM代工葡萄酒招商鸡尾酒养生酒名酒酒类及其相关产业的网络招商平台及糖酒会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