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三伏天不一般,从7月15日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23日结束,总共有40天。
伏天的说法历史相当久远,据说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每逢三伏,古人一方面以清凉饮料避暑,另一方面又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伏食俗文化。
据文献记载,把伏日作为节日约始于秦朝,当时称“伏腊节”,是一种庆祝夏粮丰收的农庆活动。大约到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东汉卫宏所撰《汉旧仪》中的“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也记载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按理,三伏天吃肉羊不合时理,可农家为何要在伏腊日“烹羊斗酒”呢?这一方面是羊肉有大补身体的作用,但主要的原因是,农人把“伏腊”作为节庆看待,所以要像过年一样“烹羊炮羔”而庆贺一番。
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过,年老时体弱多病,是因为少壮时太贪凉。而现代的人们夏天总在空调房里待着,体内积寒,在伏天里适当喝一些酒对身体也是比较好的。
中医认为,伏天可治寒症,所以民间才有“冬吃萝卜夏吃姜”、才会有夏灸、泡脚等有益于体内寒湿气驱发的说法,而白酒味甘、辛,性温,伏天阴起阳降,不宜贪凉,可适量喝白酒。三伏进补,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补,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赶走体内沉寒,升发阳气。
酒,在传统文化中,与“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常说的“美酒”二字,表达了人们将酒作为一种赞赏和认同。中国是酒的王国,其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五分南北,人五分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学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
中国白酒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1979年山东大汶口出土的成套酿酒器具,距今已超过5000多年历史。汉代始元六年,中国就有关于酒的记录,与中国的节气一样,都是历史久远的文化精髓。
伏天喝点白酒,可称“快意”。火锅烧烤垂涎欲滴......再配上好酒,微醺之间酣畅淋漓。(来源:酩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