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尾酒,到米酒、梅酒,再到各种口味的果酒,低度酒正一点点渗入更多的生活场景,夏日的“热浪”将至,清爽甜美的低度酒,能带给消费者既能冰爽又能不醉的微醺体验,实属舒爽,获得了大批量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年轻消费群体的偏好,正在倒逼中国酒饮市场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以锐澳为代表的预调酒、气泡酒等低度酒品类日益成长,已占据一席市场,酒精与饮料尝试着多种模式的碰撞,在业内外不断激起火花。
夏日临近,备受年轻人喜爱的低度酒将获取一大波关注度,其发展状况到底如何,有何壁垒与趋势?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大火的低度酒
现如今,以低度酒为主的新酒饮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主要选择,并成为了一种趋势,茶、酒、饮料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品牌跨界的动作也越来越常见,在饮料中加入酒精以丰富风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相对 70 后、80 后从白水直接进入酒水的被动式接受,喝着饮料长大的90后、00后一口酒更偏向于选择利于上口的、介于酒和饮料之间的饮品。
而“低度酒”酒精度数低,能够很好地减少酒精呛感,同时加入的各色果味、花草香、苏打、起泡等丰富的口味和口感也能被呈现出来,满足了年轻人的尝鲜需求,也就成为了很多年轻消费群体饮酒初体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报显示,预计中国203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增加至2583亿元,2018-2035年间的总消费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4.4%。2022年1月10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中提到,“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
随着低度酒的热度提升,在资本市场也开始火热起来,2021年以来低度酒市场融资事件超50起。除了投资机构外,很多酒企本身也参与了相关投资或孵化低度酒品牌。例如百威英博参与投资了MissBerry贝瑞甜心、兰舟,同时推出旗下浮起茶酒品牌。甚至不少白酒巨头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传统酒企也都推出了低度果酒产品,来和年轻人的低度酒市场“过过招。”
高人气背后,低度酒“耐力”如何?
虽然如今低度酒市场炒得火热,但事实上,低度酒这一所谓的新兴赛道早已存在。2015年前后,低度酒热潮兴起,一大批玩家入局,可当热度减退,资本褪去,终只徒留下一地鸡毛。那么这一波,低度酒“耐力”究竟如何?
首先,从对年轻消费者的普及度和影响来看,低度酒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网易数读《当代年轻人轻饮酒调查报告》中也显示,轻饮酒是当代年轻人钟爱的饮酒状态,占比超过8成,其中,超过59%的人喜欢朦胧、慵懒的微醺状态。更为关键的是,一方面,低度酒的营销更以渗透生活场景为核心,制造情绪价值,不少品牌更是刻意将低度酒打造成年轻人用来消解焦虑、悲伤、疲惫的情绪解药,与年轻人的“丧”文化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不少品牌还将产品与“0糖0脂”相捆绑,以健康理念开道,打动着关注健康生活的消费者,符合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其次,一些低度酒品牌已经发展成熟,抗风险能力相较之前肯定有所提升。几家老品牌如锐澳、MissBerry贝瑞甜心、梅见等度已经较广,外加传统酒企相继入局产品频出,以及星巴克、可口可乐等一众国外品牌参战,会让产品与宣传更加,市场发展更加成熟,利大于弊。
虽然市场发展向好,但低度酒市场的问题依旧存在,一是更多玩家入场后,受供应链、品质、营销等因素的影响,低度酒行业必将迎来一轮大规模的洗牌,而这个洗牌期的竞争形态,可能会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低度酒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业标准,尤其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低度酒还缺乏严格的生产质量标准。在越来越多小作坊模式生产下,如何确保质量与食品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饮酒时代,酒水消费会愈发融于生活的各种场景,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宴会饭局等场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变化的接受能力更强,品牌可挖掘的消费需求就更多,在“健康微醺”的新趋势下,低度酒的未来值得期待,但再好的趋势抵不过一次质量问题带来的口碑崩塌,只有更多低度酒酒企注重关注产品本身的品质,才能稳固行业发展根基,期待着低度酒赛道带来的破局。(来源:大家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