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白酒,热度不低。
随着80、90逐步迈入社会中流砥柱行列,这一代人的喜好也逐渐融入主流。有别于年长队列衷爱高度白酒,低度白酒口感及轻社交属性更易被年轻一代接受。生活、工作、社交节奏加快,国内社交情境逐步与国际靠拢,低度白酒偏清爽口感更能迎合年轻和国际消费群体的需求,成为了无数年轻人喝的一口酒。
如何界定低度酒?2022年6月,《白酒工业术语》和《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个新国家标准对此有了清晰的阐述:浓香型白酒以40度为界划分高度和低度,酱香、清香、兼香、特香等香型,以45度作为高低度白酒分界。按照此标准分界,我们发现,三大香型的白酒均有布局低度白酒领域,而浓香低度白酒占据市场份额略大于其他香型,其中,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低度浓香品牌颇受消费者追捧,而以茅台、郎酒为代表的酱香和汾酒为代表的清香低度酒,紧跟其后,例如:山西汾酒推出了50度以下的“竹叶青露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白酒产品。
随着低度白酒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低度化被认为是中国白酒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山姆会员店的销售数据也论证了这一趋势,据悉,深圳山姆会员店泸州老窖、五粮液的几款度数较低、中端价位的白酒受年轻人欢迎。
低度白酒非时代新兴产物,系半个世纪沉淀的输出。1964年轻工业部组织“汾酒试点”,曾将68度至71度的原酒,通过加浆(加水)降至65度±1度,这是中国低度白酒的首次尝试。1972年,为满足客商要求出产低度白酒,五粮液应用华罗庚优选法完成低度酒的实验研究,攻克了低度酒的浑浊关与质量关,将五粮液成功降到38度和35度,终优选出39度,口感更为醇净甘爽,39度五粮液产品火热至今。
经历半个世纪的摸打滚爬,有了年轻主流人群+白酒国际化背书,低度白酒似乎迎来了合适的时代。时代里,酒企如何发现自身的劣势,把握好优势,乘时代风势而上呢?
高度酒先入为主,占领市场,占领国人的味蕾与心。低度白酒作为高度白酒的消费补足,开始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酒味寡淡、酒体单薄”,很多消费者没有开瓶、端起酒杯,就已先入为主,认为低度酒=低质酒,低度酒=高度酒+水。这是极大的误解。要知道,白酒好坏不以度数高低论,而是各有其一套评判标准,而优质低度白酒是稀缺当中的稀缺。
酿造工艺要求更高 须加快迭代步伐
不同于大众对于低度白酒的固有看法,业内人士深知,从某些层面来说,低度白酒酿造工艺难于高度白酒。首先,要求原酒的质量更高,内在质量更“硬火”,否则降度后容易出现水解产生“水味”。其次,对工艺、加浆、水处理、过滤与原酒技术处理更加苛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低度成品酒体不水解和内在品质。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究,国内低度白酒酿造工艺已得到社会相当程度的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提升空间尚且存在。
树立自信 创新营销模式
首先,面对市场一部分消费者的消极论调,优质低度白酒首先要树立品质自信,给消费者们吃上一颗定心丸。优质低度白酒往往选用基酒,生产成本高,周期更长,尤其降低酒度后的存酿期要比高度酒多两年以上,这些“干货”要不停地输出给消费者。
其次是更新营销模式,低度白酒的推广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营销模式。酒企不妨另辟蹊径,考虑内容营销、社群裂变,在异军突起的低度白酒市场中,老牌酒企五粮液推出的39度五粮液,除了顺应了中国年轻人喝白酒更偏爱低度的消费升级新趋势,对标国际化路线之外,还玩出了新花样,通过全新的玩法,打响了内容营销战。如:“和美敬意”的H5页面广告,正是39度五粮液的社交新玩法,上线3天整体PV值将近300万。为其他酒企提供借鉴。
改进工艺 注重口味
无论是高度白酒还是低度白酒,终都离不开一个品字,营销做得再好,终究还是口味为王。在低度白酒酿造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其一,要有高质量的窖泥,窖泥可以直接影响到白酒的质量,制定一个合理的窖泥的配制和养护方案,保证窖泥质量是关键。其二,根据口味要求,严格选配粮食,为规避味淡的问题,可以采取以多种粮食为原料共同酿制的方法。其三,酿酒的酒曲在加工时温度越高香味就越浓,可以采用中温和高温酒曲混合的方式,达到浓香不失淡雅的风味。关键的是酿造的工艺,想要使白酒完全达到低而不淡,口齿回香的标准,除了达到以上这些必备条件,还需保证酿造工艺科学化,不断提升迭代酿造工艺。
低度白酒+细分人群或场景
低度白酒的营销更应注重细分人群或场景,才能找到真正的破局之道。具体如何细分?应把控好低度+情境、低度+潮流、低度+健康三个维度。首先,找到适宜的营销场景,如:低度白酒更适合出现在喜宴市场,因为这一场景有着“宜喝不宜醉”的特点,微醺在助兴的同时,也能保证每位宾客的出行安全;其次聚焦年轻人群,年轻人口味的转变及国际化程度的深入,使得他们偏爱较清爽的口味,低度白酒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再次是主打健康,对于不少养生达人而言,更喜欢中庸的生活方式,低度白酒比之高度白酒,对胃黏膜可能更好,这也促使他们倾向于选择低度白酒。(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