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葡萄酒那么好喝

编辑:芳芳  发布时间:2020/2/22 10:31:26  浏览次数:412  信息分类:红酒招商  

  大家有没有觉得,喝别人的葡萄酒,总感觉味道很不错,而自己购买的葡萄酒口感却是不好的,不知道别人是怎么选购葡萄酒的,有什么技巧呢?其实,这都是有所讲究的。接下来,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香气

  香气是一款酒给人的较直观的印象。不同的葡萄酒散发出的香气是不一样的,以下这些化学物质或许就是造成差异的原因。

  甲氧基吡嗪是葡萄或者葡萄酒较为重要的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常见于波尔多葡萄品种中,如梅洛、赤霞珠、品丽珠和长相思。在这些品种酿制的葡萄酒中,甲氧基吡嗪能展现出西红柿茎叶和青椒的气息。此外,异丙基甲氧基吡嗪和仲丁基甲氧基吡嗪这两种化学物质也存在于葡萄酒中,它们分别能给葡萄酒带来芦笋和泥土风味,但它们的含量低于甲氧基吡嗪。

  当然,葡萄酒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也能展现出令人不悦的气味。当葡萄酒受到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简称Brett)影响时,葡萄酒中就会出现对乙基苯酚和乙基愈创木酚这两种化学物质。当这两种化学物质含量较少时,能给葡萄酒带来类似于烟熏、皮革的风味,增添酒款复杂度。当这两种化学物质含量过高(高于600/千亿)时,这些柔顺的香气则会变成马骚味、牲畜棚味和谷仓味等令人不悦的气味。

  硫化合物也是葡萄酒中常见的一类“负面”化合物。其中有一些硫化物能让葡萄酒闻起来像是臭鸡蛋或污水,如硫化氢和硫代乙酸甲酯。还有一些硫化物能给葡萄酒带来橡胶味,如甲硫醇(Methanethiol,它会给葡萄酒带来臭鸡蛋味)、二乙基硫醚(DiethylSulfide,它也会给葡萄酒带来类似大蒜的味道)、乙硫醇和二硫化碳。此外,二乙基二硫醚能给葡萄酒带来类似于洋葱的味道,二甲基二硫醚能赋予葡萄酒类似于卷心菜的气味,二甲基硫醚能让葡萄酒闻起来像是玉米罐头或芦笋。

  品鉴

  当我们品尝葡萄酒时,酒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产生作用,影响我们对甜、咸、酸、苦和鲜味的感知。

  葡萄酒中有5种不同的酸,它们能增加葡萄酒的酸度。醋酸是在葡萄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能给葡萄酒带来与醋相似的酸味。酒石酸和苹果酸都较为尖锐,但它们能展现出微妙的水果风味,其中苹果酸与很酸的青苹果的味道非常相似。柠檬酸的酸度不是那么尖锐,它一般能给葡萄酒带来柑橘类水果的风味。较后一种酸度是乳酸,它也是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但它的酸度会更为柔和,容易让人联想起放置了几天的牛奶。

  葡萄酒中的醇类化合物也能影响葡萄酒的品鉴。乙醇是葡萄酒、啤酒和烈酒中较重要的醇类化合物,它能让葡萄酒呈现出酸味、甜味及苦味。葡萄酒中也会存在少量的甘油,它能给葡萄酒带来甜美的果香和圆润的口感。

  单宁是我们定义红葡萄酒是较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也能影响我们对红葡萄酒的品鉴。单宁和花青素不仅能给口腔带来收紧的感觉,还能给葡萄酒增添一些微妙的苦味。

  橡木桶的多样影响

  当葡萄酒在橡木桶中陈年或者发酵时,葡萄本身的果味不仅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葡萄酒也会从橡木桶(尤其是经过烘烤的橡木桶)中吸收更多的风味。

  香草味是橡木桶赋予葡萄酒的较主要风味之一,其较主要的来源是香草醛。当然,顺式-内酯也能给葡萄酒带来甜美的香草和椰子特征。如果酒中出现了香料和丁香的风味,这就是反式-内酯的功劳了。而酒中的焦糖和奶油糖果风味则来自甲基呋喃醛。另外,葡萄酒中的邻甲氧基苯酚能给酒款带来香料和烟熏的风味。

  看完本文之后,知道原因了吗?葡萄酒需要慢慢品尝,不能一口就喝完了,不然是感受不到葡萄酒的香味的。其实,葡萄酒都是一样的,多人喝酒当然是快乐一点的,这样就觉得葡萄酒好喝很多了。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健康饮酒。

看视频选产品 让选品更简单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上一篇:关于设拉子葡萄品种你了解多少呢?

下一篇:喝葡萄酒为什么一定要用高脚杯呢

版权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网-WWW.9998.TV Copy Right 2009-2024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好酒招商网由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孙学军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073709163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是专业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OEM代工葡萄酒招商鸡尾酒养生酒名酒酒类及其相关产业的网络招商平台及糖酒会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