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喝多少酒会伤“心”

编辑:芳芳  发布时间:2020/10/7 15:41:50  浏览次数:604  信息分类:鸡尾酒招商  

  节日有很多,节目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聚会,所以酒是少不了的。但如果一时不注意,喝多酒了,会伤害体内的脏器,尤其是心脏,引发心血管疾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喝酒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不要喝酒伤“心”。那么,到底喝多少酒会伤“心”?

  经常喝酒危害大吗

  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会、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心力衰竭防治工程”活动上,心血管专家指出,对于长期喝酒的人来说,酒精中毒会引起心肌细胞变性,逐渐导致心肌坏死,细胞凋亡,引起心肌纤维化,以至于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供给全身,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甚至急性心衰危及生命!

  因为酗酒而发生心衰的案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医学部教授董吁钢说,曾经接诊过一位发生急性心衰病人,他当时就在一次酒宴觥筹交错时,突然气喘,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急救。后来被确诊为酒精性心肌病(即心肌肥大)并且发生心衰了。

  医生一了解病情,才得知这位病人只有48岁,他自从负责公司接待工作后,每天应酬喝酒,一天一斤多白酒,一喝就是十几年,5年前就得了脂肪肝。这一次发生急性心衰也正是十多年喝酒惹的祸。酗酒为什么会导致心肌肥大?董吁钢说,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中毒会引起心肌细胞变性,从而引发心肌坏死,细胞凋亡,心肌逐步纤维化,为了泵更多的血,心脏不得不“加班”,导致心肌肥大。

  到底喝多少酒会伤“心”

  董吁钢指出,营养学会建议,一个成年男人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克。即便是酒量大,喝一斤也不上头,但是酒精的损害已经存在,所以从保护心脏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自觉限量饮酒。

  在导致心衰的所有原因中,除了长期酗酒外,在心内科常见的是心肌梗死,这是导致心衰的首位病因,第二位是高血压。董吁钢说,心肌梗死以后就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尤其是心肌梗死以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没有进行血运重建,包括支架植入、搭桥等,时间一长,心肌坏死多了,心力衰竭就发生了。另外,当血压升高后,心脏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把血泵出去,负担重,就像人累垮了,只能挑50斤,被迫挑100斤,力不从心,就心力衰竭了。

酒

  而冬天则是容易发生心衰的季节,董吁钢分析说,主要有三大原因:,气温下降,末梢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使其供血不足的症状更明显。第二,寒冷的刺激容易导致血压的增高,高血压病人如果没有控制好血压,心脏负担重,心衰就容易发生。第三,冠心病患者本身抵抗力比较差,寒冷天气也容易出现、,诱发心衰加重。

  以前,心衰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50%,与某些恶性肿瘤相当。 所以,心衰是心内科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董吁钢说,为了预防心衰发生,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比如小于140/90mmHg(不同的患者标准不尽相同);心肌缺血患者,改善缺血的、冠脉介入或者冠脉搭桥。这都是去除病因的手段。病因去除后心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Tips 发现苗头应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自己体重增加非常明显(很可能是水肿),或者走路有点气喘,或者晚上睡到半夜,气喘要坐起来才能缓解。量血压的时候,血压高,自己感觉心率快,这些都提示着有可能心功能不全,需要去医院看医生。

  适当喝酒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如果喝多了,或者长期酗酒,这样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人体的心脏是很脆弱的,经不起折腾,一天喝一杯酒就好了,不要贪图一时痛快,喝多多,喝完后再狂吐,弄不好还要上医院。

看视频选产品 让选品更简单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上一篇:杜松子酒和起泡酒结合在一起会怎样

下一篇:百龄坛鸡尾酒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版权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网-WWW.9998.TV Copy Right 2009-2024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好酒招商网由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孙学军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073709163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是专业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OEM代工葡萄酒招商鸡尾酒养生酒名酒酒类及其相关产业的网络招商平台及糖酒会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