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与我国的舞蹈
编辑:冬冬 发布时间:2010/7/13 18:21:49 浏览次数:1288 信息分类:
特产酒百科
我国古代的酒文化很成熟,每个民族的舞蹈也很有特色,而酒文化与舞蹈的结合,又是一个灿烂的奇葩。为我们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又添一个闪耀的亮点 。
在诸民族自发的礼仪交往中,酒与舞往往被视作较隆重的仪式和较热诚的接待,是较恰当、较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酒与舞蹈被视为珍贵,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苗族人民居住的山寨往往被人称作“歌山”或“花山”,这正是苗家人喜爱歌舞的形象的比喻。苗家有一句俗语,“苗家无酒不唱歌”。可见,酒歌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酒歌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正是苗家丰富多采的舞蹈的伴奏。酒、歌、舞的结合构成了苗族豪爽、开朗的民族性格和他们好客、敬客的个性。从苗家婚礼酒歌中的“楼板舞”中,即可体会到这种民族的性格及其淳朴、憨厚的民族风尚
当某家的儿子通过自由恋爱的形式,娶到了一位称心如意的好媳妇时,村寨里的青年男女就要汇集到新郎家中讨喜酒吃。新人将朋友们邀请上小楼,打圈围坐在一起,这时朋友们唱起酒礼歌,新人赶紧捧出美酒来,供大家品尝。当酒酣歌兴之际,姑娘们走进圈内,小伙子们围在四周,拍手跺脚,旋转跳跃,跳起了“楼板舞”。掌声啪啪,楼板咚咚,歌声琅琅。狂欢之际,那新搭起的木板小楼似乎承受不住这么多的欢乐和幸福,嘎嘎作响,颤颤悠悠,整幢小楼似摇摇欲坠,这时家人们要赶快扛来大圆木在楼下支撑“抢险”。歌声、笑声、掌声、喧闹声、小楼板的咚咚声响彻山寨,传播着一片浓情,一片蜜意。
《康熙鹤庆府志·风俗》记彝族风俗云:“彝俗,饮必欢呼。彝性嗜酒,凡婚丧,男女聚饮,携手旋绕,跳跃欢呼,彝歌通宵,以此为乐戏。”寥寥数语,将彝族人民古朴、庄重、粗犷、豪放的性格刻画得十分鲜明。彝族人民不愧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让我们欣赏一下彝族姑娘出嫁时的“酒礼歌舞”:天黑了,在主人家门前院坝场子中,篱笆园内,天井溪旁,到处燃起一堆堆的篝火。人们纷纷围在火边,由“酒礼婆”唱“勺果车”(酒礼舞的开头歌)后,宾客们开始跳起“酒礼舞”。
酒礼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女性跳,以歌为主,舞蹈为辅。舞蹈者列成长龙阵,逆时针方向边舞边歌,缓缓踏步而行。歌词内容丰富,有赞美父母养育之恩的,有表现姑娘与父母难舍难分的,有祝愿姑娘生活幸福的……通常人们唱一阵歌,跳一阵舞,饮几杯白酒,辗转轮回,时起时伏,歌、舞、酒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场面十分隆重、热烈。直至通宵达旦,酒礼婆唱“鼠果者”(收尾歌),酒礼才告终。
另一种是男性青年跳的酒礼舞蹈。歌声伴舞起,舞随歌势行,是这一酒礼舞的特色。首先唱祝酒歌,满桌的酒肉佳餐,是彝族的礼信,先民留给后生的古老习惯。舞蹈的基本动作是模拟“锄土劳动”的姿态,即以腰为轴心,上步弯腰,踏地,回步,端腿直立,手足上下合拍,一起一伏,自然舞动。
接着是“补士”(男女双方的总管)对唱,众宾客手挽手,以“摆手舞”相伴。
对唱歌声一止,酒礼场上群情激奋,同跳“阿左娥”。边舞边唱,舞蹈古朴庄重,节奏单一。
生活在我国北方大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生活中更是离不开酒和舞蹈。无论是狩猎归来,还是放牧休息,牧民们燃起熊熊篝火,烧烤猎来的兽肉,此时和着悠扬的马头琴声,歌声此起彼伏。牧民们举杯对饮,翩翩起舞。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体验深情厚谊和幸福欢乐。
在一些带有竞赛性质的民间盛会中,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跑马节”、“转山会”等,更是离不开美酒和舞蹈。一边是烈马奔腾,一边是歌声荡漾。一边是英雄畅饮,一边是舞袖飘扬。美酒敬壮士,艳舞舒芳心。酒舞融情,更是一种豪放,一脉柔情,总之都是美。
几千年的酒舞历史,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现象,如此丰富的酒舞生活,为古今艺术大师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舞台上,酒与舞的契合创造出种种风格美。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太白醉写》一戏中的“一点三颤”,“一歪一斜”,表现了“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飘逸潇洒,豪放无羁,不畏权贵的艺术形象;京剧《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在突出“醉”字的同时,又立足于“舞”来刻画武松的威武勇猛。这些个性鲜明的形象,使人在欣赏之后,倍感那种酒与舞的结合带给人的畅快。无论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艺术的演绎,酒与舞蹈都极大地美化着人类的生活,丰富着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内涵。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