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闲聊春节酒桌文化,如何让自己喝酒尽量不伤身

编辑:小丫  发布时间:2017/1/3 8:58:16  浏览次数:2983  信息分类:酒文化  

  春节嘛,大家基本上都有体会,聚会、喝酒总是少不了的。那么酒桌上的文化,不知道你是否了解过?今天我们就闲聊春节酒桌文化,聊聊如何让自己喝酒尽量不伤身,希望对大伙过年的时候有点帮助。

  推荐阅读:

  1、为什么的“酒桌文化”让人印象深刻

  2、山东酒桌文化 社会交际必学

  2017春节酒桌文化

  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然后是谈谈敬酒。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于此同时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喝酒不伤身-席前莫空腹

  1. 吃面食 至于喝酒前哪些食物适宜,张晔建议,通常面食是不错的选择,如馒头、面包等均可,“面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相对较高,对人体肝脏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同时使人体逐渐吸收酒精,减少醉酒的概率”。

  2. 喝酸奶或蜂蜜水 除了面食,喝酒前先喝酸奶、蜂蜜水等也是流传较广的可用于预防醉酒的方法以保护肝脏,因为在大量饮酒的情况下,肝脏是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

  喝酒不伤身-席间缓吸收

  1. 喝热汤 “一些细节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举个例子,在喝酒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有一个阶段,即感觉自己还没醉,但已经有轻微的头晕、不适等,这时候可以喝点热高汤。一方面,高汤中含有一定的油分,利于减缓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另外,热汤进入人体胃部,与酒精接触后形成挥发,人们会有突然一醒的感觉。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于任何人。

  2. 喝甜汤 在酒席即将结束时,也可以适当喝一些甜汤,如醪糟或银耳汤等,甜汤能够给肝脏输送部分能量,促进肝脏中酶的分泌,能相对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3. 饮果汁,席间适当饮用果汁,既有解酒的功效,也可以保护肝脏。

  喝酒不伤身-席后速醒酒

  酒席结束后要快速醒酒,让身体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不耽误下次聚会。但很多人喝酒后喝浓茶,这种做法不可取,甚至可能伤害肝脏。

  1. 先推荐的是蜂蜜水,含有较多糖类物质,有助于肝脏。

  2. 大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3. 喝酸梅汤 喝酸梅汤能够起到稀释人体内酒精浓度的作用。

  4. 吃多汁水果,吃一些西瓜等类的多汁水果也能醒酒。

看视频选产品 让选品更简单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上一篇:稻花香酒怎么样,好喝吗

下一篇:酒瓶上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版权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网-WWW.9998.TV Copy Right 2009-2024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好酒招商网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是专业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OEM代工葡萄酒招商鸡尾酒养生酒名酒酒类及其相关产业的网络招商平台及糖酒会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