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酒,大多数想到的是有名的绍兴黄酒。但在湖北十堰的深山之中,“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房县黄酒,比绍兴黄酒还要早400多年呢。
相传周宣王时,楚王派房陵人尹吉甫为使,以房陵人自产的“白茅”献给宣王,被封为“封疆御酒”。
汉朝时,房陵黄酒广为普及,成为达官贵人的随葬品。1974年房县七里河出土的汉墓中,发现大量装黄酒的酒具,其中一个大坛子仍保留有当时的黄酒。
武则天时期,被贬的庐陵王李显,也被黄酒“解救”,渐生“日饮黄酒三小杯,不辞长作房陵人”的情怀。
现在的房县人,依然沉醉在这酒香的情怀之中。
“九月九,酿黄酒”。房县在九月丹桂飘香的时节,便“沉醉”于浓郁的酒香之中。房县黄酒的酿制只能用房县的小曲、糯米以及当地的溪水和地下水,可谓房县“”。
到了寒冬腊月,黄酒更是房县人餐桌上的必备饮品,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烫一壶黄酒,吃一口菜,呷一口酒,浓郁的酒香在唇齿中游走,那感觉真是“赛神仙”呀。
没有黄酒不成席 白酒再好不稀奇
年关将近,房县的大街小巷,到处氤氲着黄酒的芬芳。
京东十堰馆的“掌柜”代炜介绍,上世纪30年代,房县西关几乎家家门前摆大瓦缸,上搭一洁净白纱布,压一木板,扣一窑碗,行人渴了饿了,掏几个铜板,舀上一碗黄酒,立而饮之,西关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黄酒街”。
“不同于绍兴黄酒的半干半苦,房县黄酒性温和、酒味甘候醇、绵长。”代炜说,房县有句俗话:没有黄酒不成席,白酒再好不稀奇。除了逢年过节作为待客的必备物之外,黄酒在房县人日常生活中,尤其婚丧嫁娶时,不可或缺,几乎成了一种依赖。
外地人到房县去旅游,时间就是找个当地的餐馆坐下,点一壶黄酒,浅酌慢饮,以缓解旅途疲劳。回程之时,不惜舟车劳顿也要拎上一两壶带走。
代炜一边在电脑上忙活,一边高兴地说:“京东年货节期间,我们的店每周都要卖出300多壶房县黄酒,远销北上广等地,主要是在外乡的湖北人购买。顾客更信赖京东平台的品质,好评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