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葡萄酒,您会吗

编辑:晓晓  发布时间:2014/8/21 17:23:46  浏览次数:600  信息分类:葡萄酒招商  
醒酒器
    将葡萄酒叫醒、恢复它的酒香这一过程被称之为“醒酒”。 简单说,就是在葡萄酒被饮用前,将它从狭窄的瓶中释放出来,倒入滤酒器中“透透气”,大量“新鲜”的空气有助于葡萄酒氧化,可以使“美若天仙”的她从沉睡中渐渐苏醒过来,恢复到原来应有的风味,散发出葡萄酒特有的香气和圆润的口感。醒酒的过程和结局,如同王子唤醒睡美人的故事一样精彩,一个美丽生命由此绽放。但它在葡萄酒知识里是较容易被误解的操作之一。
    醒酒有两个理由:对于年轻不成熟的葡萄酒和经熟化发展得良好的葡萄酒而言是为了让酒液与空气接触;对于老的成熟的葡萄酒而言是为了除去沉淀物。
    不要对起泡酒进行醒酒,泡泡会消失的!还有,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也不用醒酒。它们没有沉淀物,醒酒的话会导致味道的消减。酒体强壮的葡萄酒才是主要的醒酒对象。


如何使用醒酒器:
    醒酒的时间从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不等。醒酒可以使一款年轻的葡萄酒变得圆润与柔顺,使它喝到口中舒服愉悦。但是如果时间把握不好,醒酒时间过长很有可能使酒失去它的新鲜清爽的味道,失去活力。对于年老的葡萄酒来说,醒酒要特别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它失去酒中珍贵的香气而杀死一款价格不菲的好酒。也不能忘记当把酒从醒酒器倒入酒杯的同时,会加速氧化作用,所以要特别小心。对于有年份的老酒,一定要倾斜酒杯,使酒沿着酒杯壁缓缓倒入。
    在做醒酒之前,根据不同的葡萄酒要计算好用什么形状、什么型号的醒酒器。醒酒器直径的大小与醒酒器茎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它们可以控制葡萄酒的氧化程度,从而决定葡萄酒的气味的散发与滋味的丰富程度。通常来说,对于一款年轻的葡萄酒会选用比较扁平的醒酒器,这种扁平的醒酒器有一个宽大的肚子,能够促进氧化作用的进行。而对于年老的脆弱的葡萄酒来说,要谨慎的选择直径比较小的醒酒器,同时应该选择带有塞子的醒酒器来防止过分的氧化作用,使酒衰老死去。更重要的是在使用醒酒器之前要认真地清洗它,它应该是干燥的,没有异味的,干净的。如果您同时使用过滤网的话,也要提前清洗它,保持干净卫生。
醒酒步骤:
    进行醒酒之前,应先让酒瓶保持直立。新酒需直立一天,十五年以上的陈酒需直立八天。超过四十年酒龄的陈酒在更换存放地点之后,不宜立即进行醒酒,因为陈酒中的杂质十分细小,沉淀的时间较长。建议您先平置酒瓶至少一个月,再直立八天后即可予以醒酒,移动酒瓶时务必格外谨慎。


    换瓶前,请准备一只醒酒器、一个漏斗,较好再准备一张滤布,以帮助过滤瓶内流出的瓶塞碎片。请勿以咖啡用的滤纸充作滤布,以免留下纸的味道。请另外准备一个光源,较好点一支蜡烛。
    开瓶时,请小心不要摇晃或转动酒瓶,否则容易扬起瓶中的沉淀物。切开瓶口封盖并尽量将之往下撕开。以干净的湿布擦拭瓶口,再以餐巾纸拭干。开瓶时,请选用长型螺旋钻的开瓶器完整地拉出瓶塞,再透过光源仔细审视瓶底,确定沉淀物并未污染上方液体。
    倾注葡萄酒时,持瓶者的目光应与酒瓶和瓶下方的光源成一垂直线,光源与醒酒器相距约15公分。开始换瓶时,只需逐渐倾斜酒瓶,慢慢让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为容量750毫升的酒换瓶约耗时一分钟。待大部分的酒流出瓶中后,持酒人可借着下方的光源,谨慎地控制倾倒的酒,只倒出清澈的液体,舍去残留在瓶颈的混沌沉淀物。请切勿在醒酒过程中竖立酒瓶,否则沉淀物会立即污染清澈的液体,难以补救。
    一般情况下应于饮用前二个小时进行醒酒,超过五十年以上的陈酒则应于醒酒后立即饮用。陈酒若过早换瓶,容易受到破坏,只有经验深厚的葡萄酒专家才能补救困境。
    但不要盲目的对它们进行醒酒。在醒酒之前品尝一点点,这样你才能领略到在与空气接触之后葡萄酒所发生变化。
看视频选产品 让选品更简单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上一篇:降雨对葡萄酒的影响

下一篇:把不好喝的葡萄酒变得顺口

版权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网-WWW.9998.TV Copy Right 2009-2024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4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00047
火爆好酒招商网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注明来源,合作共赢!
本站是专业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OEM代工葡萄酒招商鸡尾酒养生酒名酒酒类及其相关产业的网络招商平台及糖酒会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欺骗性产品信息